【赤壁鏖战什么意思】“赤壁鏖战”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战役,指的是东汉末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进行的一场决定性战争。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之一。
一、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万的大军南下,意图统一南方,但最终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火攻战术的运用,以及周瑜、诸葛亮等人的巧妙指挥。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鏖战”意为激烈战斗,因此“赤壁鏖战”不仅指这场战役本身,也强调了其战斗的激烈程度和历史意义。
二、表格:赤壁鏖战关键信息汇总
项目 | 内容 |
时间 | 公元208年(东汉建安十三年) |
地点 | 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 |
参战方 | 曹操(魏) vs 孙权、刘备(吴、蜀) |
战役背景 | 曹操统一北方后南下,欲吞并江东和荆州 |
战役结果 | 孙刘联军胜,曹操败退北方 |
战术特点 | 火攻为主,利用风势火烧曹军战船 |
历史影响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三足鼎立格局 |
著名人物 | 曹操、周瑜、诸葛亮、黄盖、鲁肃等 |
文化意义 | 成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文学作品常引用 |
三、结语
“赤壁鏖战”不仅是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它体现了智慧、勇气与策略的重要性,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无论是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这段历史中获得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