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是什么意思】“寇”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常用于古代文献或现代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含义。理解“寇”的意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和历史背景。
一、
“寇”字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敌人、敌军:指外来的侵略者或敌对势力,常见于古代战争语境中。
2. 抢劫、掠夺:表示非法抢夺财物的行为。
3. 侵犯、骚扰:引申为对他人或国家的侵害行为。
4. 姓氏:在某些情况下,“寇”也可作为人名使用。
在不同语境下,“寇”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总体上与“敌对、侵犯”相关。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基本释义 | 示例词语 |
寇 | kòu | 寸 | 10 | 敌人、敌军;抢劫、掠夺;侵犯 | 外寇、寇贼、寇乱 |
安土重迁,无寇不宁 |
三、拓展说明
在古代,“寇”多用于描述外族入侵或叛乱势力对国家的威胁。如《左传》中有“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用之,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的“寇”则指外来威胁。
此外,“寇”也常出现在成语中,如“寇不可玩”,意思是敌人不能轻视,必须谨慎应对。
四、结语
“寇”是一个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汉字,主要表达敌对、侵犯等概念。了解其含义不仅有助于语言学习,也能加深对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理解。
如需进一步探讨“寇”在诗词或历史中的具体用法,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