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后赐菊】一、
《不第后赐菊》是唐代诗人黄巢所作的一首诗,表面上描写菊花的高洁与傲然,实则借物抒怀,表达作者在科举落第后的不甘与愤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对理想抱负的坚持。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全诗通过描绘菊花在秋风中依然挺立、不畏霜寒的形象,隐喻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仍不改初心、志向坚定的精神。同时,“赐菊”这一行为也暗示了皇帝对他的某种赏识或试探,为后世留下诸多解读空间。
二、诗歌解析表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不第后赐菊 |
作者 | 黄巢(唐) |
创作背景 | 黄巢科举落第后,被赐予菊花,借此抒发内心情感 |
诗体 | 七言绝句 |
诗句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意象分析 |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 - “百花杀”表现其凌驾群芳的气势 - “黄金甲”既指菊花颜色,也暗喻武力或权势 |
情感表达 | 表达落第后的不满与不甘,同时展现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主题思想 | 借菊自喻,抒发不屈精神与远大抱负 |
历史评价 | 后人多认为此诗体现了黄巢的豪情壮志,也为他后来起义埋下伏笔 |
三、结语
《不第后赐菊》虽短小精悍,却寓意深远。它不仅是一首咏菊诗,更是一首抒怀之作。黄巢以菊花自比,展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解读空间。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来看,这首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