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兔死狗烹”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用来比喻在事情成功之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反而被抛弃或遭到迫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忘恩负义、功成身退后反咬一口的行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兔死狗烹 |
拼音 | tù sǐ gǒu pēng |
出处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释义 | 比喻事情成功后,原本有功劳的人被抛弃或杀害。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背叛、忘恩负义的行为。 |
近义词 | 狗烹兔死、卸磨杀驴、功成身退 |
反义词 | 感恩图报、知恩图报 |
二、成语来源与故事
“兔死狗烹”最早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的是越王勾践在灭吴之后,对曾帮助他的大臣文种进行猜忌,最终将其杀害的故事。文中提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是:飞鸟打完了,好的弓箭就被收起来了;狡猾的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煮来吃了。这句古语形象地表达了功成之后,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往往会被冷落甚至遭殃。
三、现实应用与引申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兔死狗烹”常被用来描述以下几种情况:
- 职场中:一些员工在完成重要任务后,反而被上司排挤或辞退。
- 商业合作中:合作伙伴在项目成功后,被对方利用后抛弃。
- 政治斗争中:历史上很多开国功臣在政权稳固后被清洗。
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要注意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引发悲剧。
四、总结
“兔死狗烹”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在成功之后,不要忘记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否则可能会陷入“功高震主”的困境。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与人合作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成为“兔”或“狗”,被无情地抛弃。
结语:
“兔死狗烹”虽是古语,但其背后蕴含的道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了解并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更加谨慎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