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好学的译文】《司马光好学》是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一篇短文,讲述了他自幼勤奋好学、刻苦读书的事迹。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司马光个人的优秀品质,也反映了古代士人重视学习的精神风貌。
一、文章
司马光从小聪明好学,尤其喜欢读书。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依然坚持每天读书,甚至在夜晚也点灯苦读。他的父亲曾劝他休息,但他坚持说:“我虽然穷,但志向不穷。”后来,他通过不断努力,成为一代名臣和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
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光勤奋刻苦、志向远大的精神,同时也传达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道理。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西夏县人。 |
幼敏悟过人,书传之言,未尝问。 | 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对于书籍中的内容,不用别人讲解就能明白。 |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有一次,孩子们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孩子爬上瓮,脚滑掉进水里,其他人都跑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瓮,水涌出来,孩子得救了。 |
自此,人皆异之。 | 从此以后,人们都感到惊讶。 |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其父曰:“汝何以知之?” | 司马光七岁时,神情严肃就像大人一样,听到有人讲《左氏春秋》,非常喜爱,回家后给家人讲解,他的父亲问他:“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
光曰:“吾诵之久矣。” | 司马光回答:“我已经背诵很久了。” |
父曰:“尔未之学也。” | 父亲说:“你还未学过这些。” |
光曰:“吾未尝不学也。” | 司马光说:“我没有一天不学习。” |
父叹曰:“真有志者也!” | 父亲感叹道:“真是有志气的人啊!” |
三、总结
《司马光好学》虽短,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勤奋好学、志向坚定的少年形象。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了司马光从小就表现出的非凡才智和坚韧品格,也为后人树立了刻苦学习的榜样。
司马光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终将有所成就。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