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整以暇是什么意思?】“好整以暇”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在面对复杂或紧急的情况时,依然能够保持镇定、从容不迫的态度,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这个成语常用于称赞一个人在压力下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好整以暇 |
拼音 | hǎo zhěng yǐ xiá |
出处 | 《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曰:‘彼其士气,不亦窘乎?’……王使工尹襄问之,曰:‘吾子其无以为也,吾将与之以好整以暇。’” |
释义 | 形容人做事有条理,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在紧张或困难情况下仍能沉着应对。 |
近义词 | 镇定自若、临危不乱、从容不迫 |
反义词 | 手忙脚乱、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描述 |
工作场合 | 面对突发问题,领导依然冷静分析,有条不紊地安排任务。 |
考试现场 | 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难题,仍然保持冷静,仔细思考。 |
紧急情况 | 在突发事件中,有人冷静指挥,组织有序撤离。 |
三、总结
“好整以暇”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心理素质的体现。它强调的是在压力下依然能够保持理性、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的能力。这种品质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尤其在职场、学习和生活中,拥有“好整以暇”的态度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应变能力和决策效率。
通过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沉稳与从容,提升整体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