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描写,原文是:“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这段文字通过“不必说……也不必说……”的排比句式,生动地描绘了百草园中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动物活动。它的中心句是:
>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不过,严格来说,这段并没有一个单独的“中心句”,而是以“不必说……也不必说……”作为结构上的引导,引出对百草园中各种景物的描写。如果非要找一个核心句子,可以认为是:
> “不必说……也不必说……”
这句话是整段文字的总起句,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句式展开的。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这一段,究竟有什么深意?
在许多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总是被重点讲解,尤其是那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情回忆与细腻描绘。
很多人会问,这一段的中心句到底是什么?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线索。它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还为后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不必说……也不必说……”这种句式,是鲁迅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他用这种方式来强调百草园中的景物之多、之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而“碧绿的菜畦”和“光滑的石井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后面还有“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等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有人可能会误以为“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就是中心句,但实际上,这句话更像是一个引子,用来引出更丰富的描写内容。真正的“中心”在于整个段落所传达的情感——对自然的热爱、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此外,这段文字的语言也极具表现力。“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这些词语,既形象又生动,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百草园的生机勃勃。而“鸣蝉在树叶里长吟”、“黄蜂伏在菜花上”、“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等描写,则进一步增强了画面感和动态美。
总的来说,“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这一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句”,但它的结构和语言都体现了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作技巧。它不仅仅是在写景,更是在表达一种情感,一种对自然和童年的向往与珍惜。
如果你正在学习这篇课文,不妨多读几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字词,你会发现,鲁迅笔下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