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被动语态的用法介绍】在英语语法中,被动语态是一种重要的句型结构,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与主动语态不同,被动语态的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而动作的执行者则通过“by”短语引出。掌握被动语态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信息,尤其在正式或客观的写作中更为常见。
以下是英语被动语态的主要用法总结:
| 用法 | 说明 | 示例 |
| 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 当我们想突出动作的接受者时,使用被动语态。 |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a famous author.(这本书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写的。) |
| 动作的执行者不重要或未知 | 如果动作的执行者不重要、不清楚或没有必要提及,可以使用被动语态。 | The house was built in 1980.(这栋房子建于1980年。) |
| 客观描述或正式场合 | 在科技、新闻、学术文章等正式文体中,被动语态被广泛使用以保持客观性。 |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实验是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的。) |
| 动作的执行者是泛指的人 | 当动作的执行者是“人们”、“大家”等泛指群体时,可以用被动语态。 | Mistakes are often made in this process.(这个过程中常常会犯错误。) |
| 使句子结构更简洁 |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被动语态可以使句子更简洁,避免重复提到主语。 | The report was submitted on time.(报告按时提交了。) |
此外,被动语态的构成通常是“be + 过去分词”,其时态变化主要体现在“be”的形式上。例如:
- 一般现在时:is / are + 过去分词
- 一般过去时:was / were + 过去分词
- 现在完成时:has / have been + 过去分词
- 将来时:will be + 过去分词
总之,英语被动语态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还在不同语境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使用被动语态可以让语言更加自然、得体和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