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易考的句子都有哪些】《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恳切,历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篇目。在考试中,常考的句子多为体现作者情感、表达孝道、展现结构特点或具有特殊修辞手法的语句。
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复习,本文对《陈情表》中常见的易考句子进行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记忆和理解。
一、常见易考句子总结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考点:开头点明自身遭遇,引出后文叙述。
- 作用:奠定全文悲凉基调。
2.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 考点:描述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的经历。
- 作用:突出孤苦无依的处境。
3.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考点:说明家庭背景薄弱。
- 作用:强调自己无人依靠,更显“奉养祖母”的必要性。
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考点:描写家中无人照顾。
- 作用:进一步说明不能离开祖母的原因。
5.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考点:表达忠孝难全的矛盾心理。
- 作用:体现作者进退两难的处境。
6.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考点:结尾表达谦卑与忠诚。
- 作用:增强文章感染力,体现敬重之心。
7.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 考点:借朝廷政策劝说皇帝。
- 作用:表明自己并非不愿效力,而是因孝道难以割舍。
8.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 考点:自谦表达感激之情。
- 作用:强化自己的感恩心态,减轻皇帝疑虑。
9. “愿乞终养,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考点:直接表达请求。
- 作用:明确表达愿望,增强说服力。
10. “臣不胜犬马之力,不能废远。”
- 考点:再次强调无法远离祖母。
- 作用:深化情感表达,加强逻辑说服力。
二、易考句子汇总表
序号 | 句子原文 | 出处 | 考点分析 | 作用 |
1 |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第一段 | 开篇点题 | 奠定感情基调 |
2 |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 第一段 | 幼年经历 | 表达孤独无助 |
3 |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第一段 | 家庭状况 | 强调无人依靠 |
4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第一段 | 家中无人 | 突出困境 |
5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第二段 | 忠孝矛盾 | 表达内心挣扎 |
6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结尾 | 情感表达 | 增强感染力 |
7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 第二段 | 政策引用 | 引用政策增强说服力 |
8 |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 第二段 | 自谦表达 | 表达感恩与谦逊 |
9 | 愿乞终养,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结尾 | 直接请求 | 明确表达愿望 |
10 | 臣不胜犬马之力,不能废远 | 结尾 | 再次强调 | 加强情感说服力 |
三、备考建议
- 理解情感脉络:《陈情表》情感真挚,需把握“孝”与“忠”的关系。
- 积累重点句子:上述句子均为高频考点,建议反复诵读并默写。
- 结合上下文分析:理解每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助于答题时准确作答。
通过以上整理,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陈情表》的考试重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