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病入膏肓是谁的典故

2025-08-31 04:33:45

问题描述:

病入膏肓是谁的典故,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04:33:45

病入膏肓是谁的典故】“病入膏肓”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这个成语出自古代历史典故,最早见于《左传》,讲述的是晋国大夫赵盾与医扁鹊之间的故事。

一、典故总结

“病入膏肓”这一典故源自春秋时期,讲的是晋景公生病,召见名医扁鹊为其诊治。扁鹊在诊断后指出,晋景公的病已经深入到“膏肓”之处,即心脏和膈膜之间,是药力难以到达的地方,因此认为此病已无药可救。后来,晋景公果然病重而亡。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病入膏肓”,比喻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二、相关人物及出处

人物 身份 简介
晋景公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在位期间发生多起政治事件,最终因病去世
扁鹊 春秋时期著名医生 以高超医术闻名,被尊为“医祖”
赵盾 晋国权臣 曾多次劝谏晋景公,但未果
出处 内容概述
《左传·成公十年》 记载了晋景公患病,扁鹊诊病并断言其病已入膏肓,不可救药
《史记·扁鹊列传》 对扁鹊的医术和事迹有详细记载,包括对晋景公的诊断

三、成语含义及用法

- 字面意思:膏肓是人体内脏之间的一个部位,古人认为这里是药力难达之处,一旦疾病进入此地,就难以治愈。

- 引申意义:比喻病情严重,或事物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 使用场景:常用于描述病情、政治局势、个人行为等已经无法挽回的情况。

四、延伸思考

“病入膏肓”不仅是医学上的一个术语,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如果等到问题严重到“膏肓”阶段,往往已经难以挽回。

五、总结

“病入膏肓”的典故来源于《左传》,讲述的是晋景公患病,名医扁鹊诊断其病已无法救治的故事。该成语现多用于比喻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