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鸳鸯不羡仙全句】“羡鸳鸯不羡仙”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被用来表达对爱情美好、夫妻恩爱的向往。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原句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后人将其引申为“羡鸳鸯不羡仙”,意指即使不能成仙,也愿意与爱人共度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一、诗句来源与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原句出处 | 李商隐《无题》诗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后世引用 | “羡鸳鸯不羡仙”是后人对原句的引申和概括 |
含义 | 表达对爱情忠贞、夫妻恩爱的向往,宁愿过平凡生活也不愿独享仙福 |
文化意义 | 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婚姻的稳定,是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主题 |
二、“羡鸳鸯不羡仙”的文化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鸳鸯”是爱情与婚姻的象征,常被用来比喻夫妻恩爱、白头偕老。而“仙”则代表超凡脱俗、长生不老的理想生活。然而,人们更看重的是现实中的情感陪伴和共同生活的温暖。
这一诗句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道出了人心中最真实的愿望——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仙境,而是珍惜眼前人,拥有一个可以相守一生的伴侣。
三、现代语境下的理解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人们在面对快节奏生活、压力和孤独时,更加渴望一份真挚的感情。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羡鸳鸯不羡仙”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往往来自于彼此的理解、陪伴与包容。
四、相关诗句与延伸阅读
诗句 | 出处 | 简要解读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李商隐《无题》 | 表达心灵相通、情深意重的情感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诗经·邶风·击鼓》 | 表达对永恒爱情的承诺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鹊桥仙》 | 强调感情的坚定,而非形式上的陪伴 |
五、结语
“羡鸳鸯不羡仙”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人生最珍贵的不是外在的荣华富贵,而是内心的安稳与陪伴。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找到一个愿意携手同行的人,便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