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意思五柳先生传的简单介绍】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被誉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的《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以自述口吻写成的散文,通过描绘一个淡泊名利、安于简朴生活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其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文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原文节选:
>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二、关键句解释: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戚戚:忧愁、忧虑。
- 汲汲:急切追求。
- 意思:不因为贫穷而感到忧愁,也不因为富贵而急于追求。
这句话表达的是陶渊明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
三、五柳先生传简介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陶渊明(东晋) |
体裁 | 自述体散文 |
主题 | 表现隐逸生活与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
人物形象 | 一位不慕荣利、安于清贫、热爱读书与饮酒的隐士 |
核心思想 | 倡导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 |
艺术特色 | 简洁朴素、语言自然,富有哲理意味 |
四、总结
《五柳先生传》虽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他通过描写一个与世无争、安于清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仅是五柳先生的真实写照,更是陶渊明一生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这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