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抖擞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成语来表达情绪、态度或行为方式。其中,“抖擞精神”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重新振作、恢复精力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语言的趣味性,也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成语释义
成语:抖擞精神
拼音:dǒu sǒu jīng shén
意思: 指人从疲惫或低落中恢复过来,重新振作精神,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状态。
出处: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若夫士之为道,非可一概而论也,或有隐居求志,或有仕宦不达,或有抱病而死,或有抖擞精神,以图进取。”
虽然“抖擞精神”并非古文中的固定成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广泛使用,具有较强的口语化和通俗性。
二、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例句 | 说明 |
工作/学习压力大时 | 他今天早上醒来后,抖擞精神,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 表示从疲惫中恢复,重新投入工作。 |
遇到挫折后 | 尽管失败了,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抖擞精神,继续努力。 | 表现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
精神不振时 | 她昨晚熬夜后,今天显得无精打采,直到中午才抖擞精神。 | 描述从萎靡中恢复的过程。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词语 | 说明 |
近义词 | 重整旗鼓、重振精神、振作起来 | 表示从低谷中恢复,再次努力。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精神不振 | 表示情绪低落、缺乏动力的状态。 |
四、总结
“抖擞精神”作为一个常用的成语,既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反映了在面对困难时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组合,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适时地“抖擞精神”,都能帮助我们走出低谷,迎接新的挑战。
成语 | 抖擞精神 |
含义 | 从疲惫中恢复,重新振作 |
用法 | 描述精神状态的转变 |
适用场景 | 工作、学习、生活等 |
近义词 | 重整旗鼓、重振精神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萎靡不振 |
通过了解“抖擞精神”的含义与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这一表达,激励自己与他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