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意思 力拔山兮气盖世出处】“力拔山兮气盖世”出自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项羽本纪》。这句诗是项羽在垓下被围时所作的《垓下歌》中的名句,表达了他英勇无畏、自负豪迈的性格特征,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无奈。
一、诗句含义总结
词语 | 含义解释 |
力拔山 | 比喻力量强大,能拔起高山,形容武力超群、勇猛无敌。 |
兮 |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用于增强语气和节奏感。 |
气盖世 | 气势可以压倒世间一切,形容气势非凡、傲视群雄。 |
整句意思 | 我的力量足以拔起高山,我的气势可以压倒天下英雄。 |
这句话展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和自信,也反映出他在面对失败时的悲壮情怀。
二、出处分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背景 | 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围困,四面楚歌,最终兵败自刎。此诗为他临死前所作,表达其对自身命运的感叹。 |
原文节选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三、历史意义与文化影响
“力拔山兮气盖世”不仅是项羽个人性格的写照,也成为后世文学、戏曲、影视作品中常引用的经典语句,象征着英雄主义精神和悲壮情怀。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常用来形容有胆识、有魄力的人物形象。
四、总结
“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一句极具气势的古诗,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由项羽所作。它不仅体现了项羽的勇猛和自信,也反映了他面对失败时的无奈与悲壮。这句诗在历史上和文学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华文化中英雄精神的象征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垓下歌》的全文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