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松竹梅岁寒三友下一句】“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坚韧、高洁和不屈精神的植物。它们在寒冬中依然挺立,寓意着人在逆境中的坚强与乐观。许多古诗中都提到“松竹梅”,但“岁寒三友”的完整诗句并非出自某一首特定的古诗,而是后人总结出的文化意象。
不过,在一些古诗中,确实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例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中有“纵使晴明无雨色,满山风雨亦多情”,虽未直接提及“松竹梅”,但意境相近。而宋代文人常以“松竹梅”入诗,如苏轼、陆游等人都有相关诗句。
下面是对“松竹梅岁寒三友”相关诗句及其出处的整理总结: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松竹梅,岁寒三友 | 传统文学意象 | 无明确出处 | 象征坚韧、高洁、不屈的精神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山居秋暝》 | 王维 | 描写自然景色,松树象征高洁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论语·子罕》 | 孔子 | 强调松柏在寒冷中依然挺立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雪梅》 | 卢梅坡 | 表达梅花与雪的对比,突出梅之清香 |
风吹竹林声自远,月照松影影长青。 | 《咏竹》 | 无名氏 | 描写竹与松的自然之美 |
虽然“松竹梅岁寒三友”并非出自某一首完整的古诗,但它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广泛用于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中。其下一句可以理解为对这一意象的进一步阐释或延伸,如“傲雪凌霜志更坚”、“风霜不改本心”等,这些句子虽非古诗原文,但在现代文学中常被引用。
总之,“松竹梅岁寒三友”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三种植物,更承载了古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