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岸上踏歌声

2025-07-01 20:57:31

问题描述:

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岸上踏歌声,蹲一个有缘人,求别让我等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20:57:31

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岸上踏歌声】一、

“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岸上踏歌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在得知安史之乱结束、朝廷收复失地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重归安定的喜悦与激动之情。

诗句中,“剑外”指蜀地(今四川),是杜甫当时居住的地方;“蓟北”则是安史叛军的老巢之一,收复此地意味着战乱即将结束。“忽传”、“忽闻”表现出消息来得突然而令人振奋;“踏歌声”则描绘了百姓欢庆胜利时的热闹场景,体现了民间的喜悦情绪。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内容说明
诗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结束,朝廷收复失地,杜甫听到消息后写下此诗
诗句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岸上踏歌声
诗句含义 表达诗人得知战乱平息、国家恢复稳定的喜悦与激动
“剑外” 指蜀地(今四川),杜甫当时所在之地
“蓟北” 安史叛军老巢之一,收复此地标志着战乱接近尾声
“忽传”、“忽闻” 表现消息来得突然,令人惊喜
“踏歌声” 描写百姓欢庆胜利时的热闹场景,体现民间的喜悦情绪
诗歌风格 真挚感人,语言简练,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诗歌主题 国家兴亡、人民疾苦、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结合

三、结语

“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岸上踏歌声”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反映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展现了人民在战乱之后重获安宁的喜悦。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简洁的语言,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