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显示古老非洲疗法有望治疗结核病
非洲苦艾中的一种化合物有望通过同时作用于活性和休眠细菌来治疗结核病。这一发现可能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提高该化合物的效力。
一项新研究表明,非洲苦艾(一种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的植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中的一种化合物可能对结核病有效。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药理学杂志》上。
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这种化合物——O-甲基黄酮,可以杀引起结核病的分枝杆菌,无论是活跃状态还是较慢的缺氧状态,当分枝杆菌受到压力时就会进入这种状态。
农业科学学院兽医和生物医学科学助理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乔舒亚·凯洛格 (Joshua Kellogg) 表示,这种状态下的细菌更难被消灭,并使感染更难清除。
尽管这些发现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凯洛格表示这项研究为寻找新的抗击结核病疗法迈出了有希望的第一步。
“既然我们已经分离出这种化合物,我们就可以继续研究和试验它的结构,看看我们能否提高它的活性,让它对结核病更有效,”他说。“我们还在研究这种植物本身,看看我们能否识别出可能杀这种分枝杆菌的其他分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