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分类是什么尼斯是什么意思】“尼斯分类”是国际上用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一种分类体系,它将商品和服务分为45个类别,便于全球范围内的商标申请和检索。而“尼斯”则是源于法国城市“尼斯”(Nice),因为该分类体系最初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1957年于尼斯市制定,因此得名。
一、
“尼斯分类”全称是《商标注册用国际分类》(Nice Classification),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品和服务分类系统,主要用于商标注册时的分类管理。它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负责维护和更新,目前最新版本为第12版,适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尼斯”一词来源于法国城市尼斯,因为该分类体系最初是在1957年的尼斯会议上通过的,因此以该城市命名。
尼斯分类共分为45个类别,其中1-34类为商品类,35-45类为服务类。每个类别下又细分为多个小项,方便申请人根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选择合适的类别进行注册。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尼斯分类(Nice Classification) |
全称 | 商标注册用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
起源地 | 法国尼斯(Nice) |
制定时间 | 1957年 |
制定机构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
分类总数 | 共45个类别 |
类别划分 | - 商品类:1-34类 - 服务类:35-45类 |
用途 | 用于商标注册、检索与管理 |
特点 | 国际通用、标准化、便于统一管理 |
三、常见问题解答
- 为什么需要尼斯分类?
为了统一全球商标注册标准,避免重复注册和混淆,提高商标管理效率。
- 尼斯分类是否所有国家都使用?
大多数国家采用该分类体系,但部分国家可能有自己额外的分类方式。
- 如何查询尼斯分类?
可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官网或各国商标局网站进行查询。
四、结语
“尼斯分类”是全球商标管理的重要工具,理解其含义和结构对于商标申请人和企业来说非常关键。了解“尼斯”一词的来源,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一国际标准的历史背景。